《陈鹤琴家庭教育》读后感-大3班李冰清的妈妈
发布时间:2010/12/16 13:53:49 作者:张宁 浏览量:1523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谓“三岁看到老”,可见家庭教育的好坏对孩子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家庭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孩子未来的成就。从古至今,家庭教育的书籍不胜枚举,如旧时的颜之推家训,近代的王某所译之宁馨儿,儿童鉴等,皆是以自身事例而言,陈鹤琴先生亦是,全书有一百多条举例,在其子一鸣那儿来的就占了73条之多,由自身出发,向父母们对于家庭教育都给了具体指导。论家喻户晓,也非陈鹤琴先生之书莫属了。
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家中又都是独子,可皆宝贝的很,对于我们这些毫无经验可言的年轻父母来说,小孩实在难养的很,也难教的很啊!
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整天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挂在嘴边,让孩子学这学那,但和孩子的沟通却少了,孰不知这却给孩子以后的性格培养埋下了恶果。
对于“怎样做父母”这个问题非常之大,也非常重要。陈鹤琴先生所约举的做父母的条件,我是十分赞同的,教养儿童实在是桩极难的事情。
我女儿现已六岁,优点多,但陋习也不少。比如玩好的玩具总不愿放回原处,对于她的这个陋习我软硬兼施,不知用了多少办法,但总好景不长,让我苦恼。每当她玩好玩具时总是叮嘱她要放回原处,一开始效果不错,但不久昙花一现了,我便采取了另一套措施,每当我在打扫卫生时看到有玩具没有放回原处的,就随着垃圾一起丢进垃圾箱,这下可把女儿急环了,经过这样几次后,女儿就乖乖的在每次玩好玩具后都放回了原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言用陶行知的话“原与天下父母共读之”,陈鹤琴先生所集结的经验助我们在教育子女方面少走了不少弯路,望广大父母争相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