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欢喜过生活》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7/4/5 9:55:20 作者:董亚丹 浏览量:1291次
《心有欢喜过生活》读后感
看这本书时,一直怀着警醒的心态。欢喜这两个字,在孩童时就是简单的快乐,而随着长大,在很多灵性的文字里看到的次数越来越多,继而感悟到欢喜这两个字是参透了人间悲欢离合后回归到最初的简单快乐的欢喜,他是经历了风雨之后,对平静生活的一种追求。若是一个人心静如水,不悲不喜,对所有的挫折磨难人情世故都能看清看淡,始终保持一种淡淡的欢喜的心去接纳,去感受,去承担,去经历,去放下。读这本书时,常常觉得自己活的太浮躁,真的放慢下来,好好的思考片刻,好好的体味当下。印象很深,当下是个很小的计时单位,一秒钟有六十个刹那,一刹那有六十个当下,唯有过好当下,才真的把生活过的充盈,过的有意义,可是这又何其难?不是说当下忙碌的不可开交就是充实,而是我们有没有在当下认真的关注于一件事情,这事情没有轻重之分,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喝茶,抑或养花,散步,这些都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好好的感受生活。
书中讲欢喜需要超过三种层次,一是物质,二是文化,三是灵性。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为最初级的物质奔波。我常常在酒足饭饱之后遐想一片田园风光,那是我裹腹之后仍不快乐,还想着满足精神世界的追求。我一直徘徊在这个阶段,因为物质生活对我来说还不是极大的满足,所以当我追求精神生活时,还会被现实的利益所所诱惑,所以我一直苦恼,孩子的上学问题,住房大小的问题,生活质量的问题,也许当我意识到满足这些后我也不会真正快乐时,我才真的能够拿得起放得下,才能往更高境界去提升自己。
当我用一下午的安静时光,去捧读一本好书时,我心里可满足了,比我一下午同时折腾好几件事都安心和满足。好像你专注的付出了时间,也真的能得到同等的回报一样。看书让我的精神愉悦,也让我的精神处在无争的境界,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心境澄明。清欢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种心境,淡淡的欢喜,不须太多的物质支撑,“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清欢也不是任何人都能享受的起的,若不是觉悟了,看到的想到的都是物质世界的底层生活,而在精神世界那可是极乐的感受。文化产生了不同的道,道不同不想为谋,对于不懂的人也解释不了,看书的好处就是引领我们从物质到文化,让我们自己反观内心,对自己的觉悟有所思考,我追求的是哪种欢喜生活?
欢喜的生活,就是用最平常的心过最平淡的生活,柴米油盐,老公孩子常相伴,用一颗满足的心去体会当下的状态,父母健在,姐妹情深,朋友志同道合。用一颗欣赏的心去感知世界的美好,清晨的明朗朝阳,春天的万物复苏,夏日的藕池荷花,冬日的清冽漫雪。生活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细微的事物,都蕴含着小小的幸福,我们不可轻轻估量,怀着一颗诗情画意去感觉每一种幸福的味道。唯有清明的心,才能体验到这真实的美,清明的心是觉悟出来的,是人格在经历打滚提炼后达到的格局境界。读林老师的书,就像饮了一杯仙水,他赋予灵心的文字带着禅意,能够像清泉一样,泌人心脾,让一直迷茫的我了修身和养性的思考,真的启智心灵,转变态度观念,在灵动的阅读中找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