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思考----以小班美工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7/4/5 13:35:47 作者:徐笑 浏览量:1302次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思考
----以小班美工区为例
摘要:“儿童的智力体现在他们的双手上”,小班创设事宜的美工区环境对幼儿发展有重大的意义,笔者从欣赏为目标的环境创设,材料提供为前提的环境创设,活动过程为中心的环境创设三大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区域游戏;美工区;环境创设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力体现在他们的双手上。由于幼儿年龄小,双手比较地灵巧,拥有一定的操控能力,同时,他们喜欢能够自由发挥他们想象力和创造性。从事实来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可以有效地达到强化幼儿脑功能、发展智力的目的。尤其是小班幼儿,该群体的肌肉尚未发育完善,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自然显得非常重要。美术活动便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所设计的一项有意的动手活动,将颜色作为重点,充分地应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强化幼儿的视觉功能,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初次地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想象力等相关的幼儿启蒙教育。这一阶段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形成了幼儿美术活动的特殊方式。他们不会完全按自己所看到的形状、色彩、结构去表现形象。
一、欣赏为目标的环境创设
要使幼儿美术教育充满情感色彩,使幼儿产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诱发其审美创造的火花,就必须在美工区中设置扩大幼儿视野的欣赏角,有目的、有序的向他们展示各种各样的形态、色差之美,比如在学习蜡笔水彩画的时候。要先让幼儿欣赏有关这方面的一些图片,让幼儿对蜡笔进行绘画有个概念,在蜡笔和水彩制作画的时候,让幼儿自由的欣赏。在学折纸的时候,告诉幼儿折出一种小动物需要哪几种折法,该怎样去折,可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分解折纸的方法,激发幼儿学折纸的兴趣,也便于幼儿仔细观察。
二、材料提供为前提的环境创设
幼儿时期对于周边事物的认知主要借助于直接感知的途径来获得。幼儿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才可以获得创造的灵感。对于农村幼儿来说,让幼儿们自觉地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去搜集废旧的材料是切实可行的美术教学方法。譬如,农村几乎家家养鸡,幼儿们可以把剩下的鸡蛋壳作为绘画的材料,这样既环保又达到美术创作的目的。相类似地,用过之后废旧的“可比克”瓶、吸管、毛线、纸袋等等,都被幼儿们搜集来当作创造的物质材料,并被孩子们创造成花草树木,甚至是飞机、机器人等美工物品。通过搜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明显地强化了幼儿们的环保理念与勤俭节约的意识,又丰富了孩子们实践的直接素材,可谓是一举多得。材料在美术教学中是一个关键的媒介,使用丰富多样的材料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们内心深处强烈的创作欲望。自然界、生活中本身为幼儿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物质材料,果壳、落叶、鹅卵石等这些习以为见的素材都能够有力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从平凡中发见不平凡。
由于是自己的实践成果,幼儿对于所搜集来的素材特别珍爱,并会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废旧的素材自由地创造成各式各样的艺术品,实现自己的创作欲。例如,在教学中,幼儿们将自己搜集来的毛线拼凑成多姿多彩的图案,小兔、小鸡、小鸭、小鹅等小动物们,五角星、小房子,甚至是想象中的恐龙、外星人等造型都在孩子们的手下一一呈现。再如,在教学时,幼儿们将搜集来的废旧瓶子上粘贴上绘有丰富多彩图案的纸张,或用涂料水彩等精心地将其打扮一番,或剪成时钟、动植物等各类造型等,妙趣横生。
三、活动过程为中心的环境创设
幼儿在美工区内可以进行操作、模仿、记忆和建立概念等学习,其活动形式可分为前置活动,操作活动与评价活动等不同的阶段。
在一段较完整的时间内,幼儿自由进区,自由选择,使用材料与工具,独立或自由组合地从事美术活动,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究新事物,他们在活动中不仅满足了游戏需要,而且得到了关于物质世界的信息,为自己找到与世界交流、找到宣泄感的最佳形式。教师不必要求幼儿一定完成什么任务,而是重视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是否加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开拓。
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在美术活动中应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发现和肯定他们的优点,看到他们的进步,使幼儿对自己产生自信心,可组织一些建设性的活动,如游戏:
“送星星”,每人一个小星星,让孩子观察所有的作品后,把星星放在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的下面,数数哪些作品得的星星最多,说一说为什么送星星,想想这些作品还能怎么修改让作品变得更完美。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是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欣赏和创作的重要场所,是一个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小天地,它为幼儿的游戏、学习与创作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条件,营造宽松、愉快而有要求的氛围。在这个区域内,幼儿可以操作各种材料,选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与同伴友好地合作,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施展自己的才能,任意享受创造活动的快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儿童美术教育旨在育人”傅纪辉,刘小冰《幼儿教育》
2、“论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许鸿《幼儿教育》
3、《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利用》赖佳媛 新世纪出版社 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