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有度”赞美中成长
发布时间:2017/4/5 13:38:45 作者:吴旋 浏览量:1095次
让孩子在“有度”赞美中成长
案例背景:
冉冉小朋友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小女生,她的小嘴巴特别能说会道,有时能把几个老师哄的眉开眼笑,有时也会把几个老师说的哭笑不得,有时也会帮老师做事,每当中午吃完午饭的时候,她还会主动帮保育员夏老师干活......她真是个可爱的小女生啊,是既爱又恨啊。经常,她也会因为这些种种原因常常被老师们赞美,夸她能干......
案例描述:
情境一:今天吃完饭,孩子们像平时一样,端着小椅子去到他们认为舒适的地方,看起自己带来的故事书,有的小朋友看完了,跑到旁边和其他小朋友换着看,他们都看得不亦乐乎的,我看着他们看得这么聚精会神的,于是我就走到了琪琪的旁边问:琪琪,你在看什么呀,跟老师说说看吧。琪琪说:我在看白雪公主呀,里面的老巫婆好凶啊......和他聊了聊,转过头一看冉冉不见了,再一看,她已经跑去夏老师那边去了,主动要打扫卫生,冉冉说:夏老师,我想帮你擦桌子。她的袖子已经卷好了,就等着夏老师给她一块抹布了,夏老师说:真是讲卫生的好孩子呀,来,给你一块抹布。看着她这么执着的样子,夏老师就给了他一块抹布,她一拿到抹布,顺手拿着个盘子抹桌子去了,这姿势看着就像模像样的,我们几个老师互相笑了笑,每个老师都在赞美着她,我说:冉冉,真棒。张老师说:真是懂卫生的小朋友啊。她一听我们都在赞美他,小脸笑得就像花一样,做起事来都感觉更有劲了。
情境二:下午小朋友午睡起床的时候,我在帮一个小女生梳头的时候,她看见我的梳子掉地上了,我还没喊小朋友帮我捡,她就连忙跑来帮我捡起了梳子。冉冉说:老师,给,我帮你把梳子捡起来了。捡起来之后我就对她说了声谢谢,过了一会我以为她回座位了,扭头一看她还换站在我身边,我就问:怎么不上座位呀,有事?她不说话,后来我突然就想起了刚刚她帮我捡梳子的这件事了,于是就赞美了她几句,说:冉冉真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呀。她笑着一句话不说就回到自己的位置了,这时候我就深深地感觉到了,她好像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老师的几句赞美一样。
情景三:区域游戏开始了,冉冉去选了表演区,还没等老师放音乐,就听见表演区在吵架,冉冉说:我非要当小公主,老师喜欢我,我要告诉老师,你们不给我当小公主,哼。我一听他们在吵架,连忙上前去调解,一问,得知,冉冉要当小公主,可是其他小朋友不依了,说:老师,每次都是冉冉当小公主,让我们当那个小矮人,我们也想当小公主,他每次都不肯,于是就纷纷吵起来了,我为了公平起见,就说:以后我们轮流当小公主,当过小公主的小朋友就去当小矮人。冉冉听见我这么说,就嚎啕大哭起来,怎么说都不管用。
案例分析:
老师的过度赞美让冉冉小朋友失去自我,变得骄傲自大了,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过度赞美后让小朋友失去了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了。
中班幼儿在生理上的进一步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较大的提高。表现为行为有了一定的持久性,动作比较灵活,而且有条理。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看到,由于中班幼儿的知识经验有限,语言还不够发展,一般心理活动还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而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掌握自己的行动,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教育手段和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
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得知,在家中冉冉小朋友经常帮家人做事,也会得到相应的报酬或赞美,有时你不赞美她,她就不帮你做事。总认为只有他才能完成那件事。通过和家长的沟通,再结合在幼儿里的发生的事,我们一致认为以后赞美还是需要的,但不能过度赞美了。由于教师的疏忽,对她进行过度的赞美后,让她变得失去了自我,变得更骄傲,更自大了,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案例反思:
我们应该让小朋友在“有度”赞美中成长,不应该让她在过度赞美中长大,这样不利于小朋友的身心健康。
过度的赏识何必必要的赞美,并不能有效表达你对孩子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还会让孩子过度依赖外在的评价,而没有真正投入到事物本身,久而久之,还会弱化孩子的责任感和上进心。
人人都需要赞美,如同万物生长需要阳光的温暖一样。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需要鼓励和赞美,没有鼓励和赞美,孩子会在精神上有失落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的阳光也会把幼苗灼伤。对孩子过度的、不分场合的赞美,也会对孩子良好人格品质的树立产生许多副作用。
赞美并非溺爱。适时适度地给予孩子鼓励和赞美,能使孩子获得力量和希望,但是赞美孩子切勿笼统而全面地赞美,那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自满心理,从而认为自己的各方面都很优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赞美其具体的事情、行动和成绩。同样,过度的赞扬会使孩子认为自己的一点努力都应该得到大人的注意和夸奖,否则就对自己没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