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随笔:孩子的是与非
发布时间:2017/4/5 20:20:35 作者:陈慧敏 浏览量:1392次
大班教育随笔:孩子的是与非
江宁区周岗幼儿园 陈慧敏
俗语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张不同面孔的幼儿,同时也是穿梭在几十种不同的性格中。
妍妍小朋友是班内一个比较腼腆内向的孩子,一看这个孩子,你会认为她是个安静乖巧的孩子,但接触长了会发现,其实不然,也许正是因为她的孤僻,所以总会出现过激行为。孩子集中如厕时,她会趁人不注意,打一下小朋友的头或拍一下小朋友的背,这时就会有小朋友告她的状:“老师,妍妍打我。”追究原因,妍妍会很无辜地说:“老师,我没有打人。”其实,老师明白,这也许是妍妍对小朋友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只是有些粗鲁罢了,但这样的行为毕竟是不对的,老师必须对其进行教育引导。让她学会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体验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说到游戏,又出现了妍妍的有一大危险之处,当一起玩玩具时,她会因为争抢某一玩具而张口咬人,作为老师,必须保证孩子的在园安全,当发现孩子的这一行为,我们必须及时教育。而面对老师的质问,妍妍没有感到害怕,她会和老师表白,慢悠悠的对老师说:“老师,他抢我的玩具了。”
其实,老师明白,在妍妍的心里,她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对,她喜欢这个小朋友所以她会拍他一下,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抢我的玩具,所以我咬他一下来维护我的利益。
在孩子与孩子的交集里,其实并不存在明明白白的是与非,面对各种性格的幼儿,老师最需要做的就是保证每名幼儿的心都不受到伤害,妥善解决孩子存在的偏激行为,保护他那幼小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