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科研>教研> 文章

离异家庭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4/7 13:51:51 作者:李星星 浏览量:1829次

离异家庭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个案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幼儿的发展不开三方面的影响,即家庭、幼儿园、社会,其中家庭作为孩子进行活动的第一场所,自然对于孩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离婚率也在快速攀升,导致单亲家庭的孩子不断地增加。离异家庭的幼儿因为亲情的缺失或者教养失衡,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同程度的创伤。父母离异后,由父亲抚养幼儿,由于父亲忙于工作,生活往往简单化,是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由母亲抚养的幼儿,虽然可以在生活上得到细腻的照顾,但是没有父亲的影响,心理总会不免产生缺陷,由祖父母抚养的幼儿,由于祖辈的年老体弱和文化观念上的局限性,孩子得不到智力上的引导和个性上的发展,凡此种种都给孩子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孩子的早期经验和同伴的交往、个性的健康成长将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学家分析:离异家庭中的子女所受的影响使他们的心理上、性格、行为出现了异常,称之为离婚子女综合症。

     幼儿社会性是学前幼儿社会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生活在社会之中,也就是说,幼儿一出生就预示着其社会发展性开始。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儿童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外,还需要社会性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等。安全需要表明儿童间接需要情感支持及社会交往,襁褓中的婴儿因为感到温暖、安全,进而产生与成人亲近,主要是与母亲的亲近需求。随着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罗杰斯也指出,儿童有“积极关注”的需要,及对诸如温暖、爱、同情、关怀、尊敬及获得别人的承认的需要,而“积极关注”是儿童在社会性情绪、情感交流及社会交往过程中获得的。

二、课题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

本课题包含两个概念:“离异家庭”和“幼儿社会性发展”。

离异家庭:父母双方离婚,离婚后组织重建新的家庭。

幼儿社会性发展:指儿童与他人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情感方式、态度和观念以及这些方面随着年龄而发现的变化。

本课题解读:

父母离婚后幼儿与他人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情感态度和观念的个案研究。

三、课题研究目标:

1.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

2.乐意与同伴交往,互动,合作与分享。 

3.爱父母长辈老师及同伴

四、课题研究内容。

探索研究离异家庭中的幼儿与同龄幼儿社会发展性的区别。

五、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0月)

1)采用文献法,查阅资料、分析体育教学活动现状学习相关理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等。

2)收集资料,分析调查

3)向市教科所申报、立项。

2、实施阶段201510——20178月)

根据实施情况,不断调整方案,研究对幼儿与同伴交往方式及感情进行研究。

3、总结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0月)

1)收集整理资料,分析评价研究成果。

2)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参加课题成果鉴定。

六、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找有关资料,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了解本课题研究趋势,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对研究对象的文献资料加以收集,评析

2、行动研究法: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展开教育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修正方案,调整计划,使研究工作卓有成效。

3、观察研究法:教师在幼儿活动的自然状态下,通过对幼儿与同伴的交往交流等相关的观察,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

  4、个案研究法:研究幼儿活动中与同班的交往交流的具体案例,进行研究。

5、经验总结法:本人从研究中及时进行经验总结,进行理性思考,形成相关论文。

七、课题研究条件:
     1、园领导一直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坚持以科研兴教。此次个人课题研究得到园领导的大力支持。

 2、积极参加幼儿园市级课题及市级区级关于个人课题的培训。                                         

 八、预期成果:

     1、个案观察记录及分析。

     2、课题相关的照片及影像资料。                     

 3、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的论文。

 

版权所有@江宁区周岗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周岗社区 电话:(025)84615980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