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的事大家做
发布时间:2017/4/5 12:35:50 作者:张卫敏 浏览量:1156次
集体的事大家做
由于大班幼儿的动作能力有所发展,大部分幼儿都已具备了一些劳动的技能,但是由于幼儿生长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特点,他们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特殊性。如今幼儿园里的孩子基本属于这个群体——独二代。由于家长,尤其是隔代老人的过度保护,除学习活动之外,孩子在家中几乎没有什么动手机会,从而缺乏劳动的观念,这不仅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误区,同时也使幼儿缺乏必要的劳动体验,有碍于他们生活能力的提高。正因为这样,我组织幼儿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重点培养幼儿集体的事大家做的意识,让幼儿学会合作完成任务.
现在的家庭中,大多数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是“掌上明珠”,碰不得、骂不得,享有独特的权利。幼儿渐渐滋生出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别人,不关心集体的不良倾向。集体,顾名思义,就是有组织的人群整体;一个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就是由“个体”存在向集体生活转化的过程。这時候,他要学习如何与同伴交往,如何看待集体关系、集体荣誉。在这时期,培养良好的集体意识,对幼儿今后顺利参加小学生活有直接影响。因此,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教育幼儿热爱集体,愿意为集体做好事,教育他们团结友爱,互相谦让,有事商量。对大班的幼儿要求其认识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自己的行为影响着集体。进入集体后,摆脱自我中心,发展为具有初步的能关心他人、关心周围、关心集体的意识应该有所增加,对大班幼儿不仅要加强自我服务能力,还要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地为集体做好事、关心集体,这些也潜藏着幼儿的合群性、责任感培养,更好地构建幼儿健全的人格。由于大班幼儿的动作能力有所发展,大部分幼儿都已具备了一些劳动的技能, 由于幼儿生长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特点,尤其是6+1结构的家庭环境特点,他们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特殊性。如今幼儿园里的孩子基本属于这个群体——独二代。由于家长,尤其是隔代老人的过度保护,除学习活动之外,孩子在家中几乎没有什么动手机会,从而缺乏劳动的观念,这不仅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误区,同时也使幼儿缺乏必要的劳动体验,有碍于他们生活能力的提高。
正因为这样,我组织幼儿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集体的事大家做。此次活动将劳动贯穿于一日活动中,我给出一系列小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可以照顾自然角里的植物、修补破损书籍、整理午睡房的床铺、分发碗筷、擦洗桌椅和清洗玩具。各小组商量好后,小组长将自己组希望承担的劳动任务报给了我。这时候,冯钰杰小朋友拍了下桌子,跟旁边的小朋友说道:“叠被子我最喜欢了!这个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难!”李扣鹏听后,嘟着嘴巴,小声的自言自语道:“我爷爷没教我叠过被子,我……我不会。”冯钰杰小朋友看了下李扣鹏,像个正义的大侠,拍拍他的肩膀说:“你不会我可以教你!我们是好朋友!”李扣鹏对着冯钰杰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活动开始了,第一组领到的任务是修补破损书籍。我将班里搜集到的破损书籍堆放在桌子上,订书机、胶水、胶带等一系列修补用的准备到位后,第三组的宝宝开始“忙”起来了。菲菲从小就是妈妈带大,一向都很重视菲菲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以至于菲菲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将掉下来的页码按顺序压好,然后拿起订书机仔细的订了起来,很快一本书就修补好了。一旁看着的瑶瑶显得很失落,我上前蹲下来,看着她,她把头压的更低了:“怎么了瑶瑶?为什么不跟他们一起做呢?”她想了想,告诉我:“那个订书机我用过,会夹到手,妈妈让我以后都别碰,我怕再夹到。”我笑了笑,告诉她:“你之前是不会使用订书机,所以才会被夹到手,你告诉我订书机应该怎么用呢?”只见她把小手伸出来,一支手压在另一支手上面,用力在桌子上压了下,然后笑着问我:“是不是这么压吖?”我立刻给她竖起大拇指,告诉她“你做的很棒!”只见她拿了一本破损的书,整理好后,拿起订书机小心的用了起来。旁边的小朋友也都围了过来,汪曾志说: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先拿胶水粘,粘完后,你们再订起来,这样就不会掉了。于是这个小组展开了讨论。
第二组领到的任务是照顾自然角里的植物。几个小朋友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有的接水,有的拿抹布,有的拿扫帚,有的拿记录笔,有序的去外面的自然角了。我很奇怪为什么小朋友们知道要拿抹布和扫帚,于是上前问了问,彭宇轩告诉我:“我奶奶也种了很多花,我看见她拿扫帚把盆子旁边扫一扫的。”原来,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了,一向做事很不上心的宇轩小朋友今天可真是让我刮目相看了。其实,有的宝宝就是在潜移默化中许到了很多本领。
午饭时间到了,第三组的小朋友很自觉的去洗手,准备分发筷子,4小小朋友站在餐车旁边,每个小朋友手上抓着一把筷子,没有一个小朋友把筷子分在餐盘内,我走上前问为什么:几个小朋友互相望了望,把头低了下去。迟睿婷小声的说:“他们都抢筷子,所以我也抢了……”
吃完午饭,另一个老师领着吃完饭的小朋友下楼散步,第四组的小朋友在我的提醒下才想起自己是负责打扫教室的。于是,我分配了工作,大家开始行动起来,有的捡饭粒,有的拿扫帚将地面扫干净,过程中,杜雨轩一边捡一边小声的说着:彭雨轩真不讲卫生,掉了这么多的饭粒!其他几个小朋友听了都捂着小嘴笑着!很快,地面打扫干净,几个宝宝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显得非常开心。
中午起床后,其他组的小朋友都出去吃点心了,第五组小朋友很自觉的留下来叠被子,非常的棒。正当我准备离开的时候,李扣鹏小声的说:“这么多被子,叠的我累死了!”
午锻时间到了,第六组的小朋友在我的带领下端着玩具来到水池,我把准备工作为小朋友们做好,我先做了示范,然后请小朋友们开始清洗了,过程中,我发现朱阳小朋友的袖口湿掉了,我再看了看其他小朋友,几个小朋友的袖口都是卷上去的。我注意观察了下,周蕾和毛妮是好朋友,所以他们在洗玩具的时候是一个用刷子刷,刷完后给另一个小朋友冲,而其他几个小朋友是自己洗自己的,这一点让我感触颇深。
活动结束后,我组织所有宝宝对这一天的活动进行讨论,只见毛妮把小手举的高高的,她站起来把目光对着彭宇轩说:彭宇轩!我希望你以后吃饭不要撒饭,你座位上的饭粒最多了,真不爱干净!彭宇轩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李扣鹏把头也低了下去好象在难过什么.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集体生活是儿童"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合群、好群是儿童的天性,一群儿童在一起游戏、劳动、学习中得到快乐与成长。如何适应集体生活,为集体服务成了幼儿园强化“学会关心”的关切型课程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又是一种道德素质启蒙教育的需要。孩子们在学会书本上的本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我们生活在大家庭中,就应当有集体意识。2~3岁的幼儿初步形成了自我意识,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作为教师,我们应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品质。我们只有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强化幼儿集体的概念,逐渐帮助他们形成集体意识。洗手、喝水、吃水果时,我们可以一组一组地请幼儿去,并提醒幼儿如果你一个人慢了或者没做好事情,那你们这一组的小朋友都不会受表扬。
幼儿是集体的成员,应让幼儿渐渐懂得集体的荣誉就是我的光荣。对于大班幼儿更应让其体会到做为一名集体成员,应关心集体荣誉,愿意为集体争荣誉,有“我是集体小成员、我为集体争光荣”的好思想。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没有哪个人能够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因此我们常通过一些集体性的活动进行培养。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常常有意识地把幼儿分成几组进行教学竞赛以提高幼儿集体意识。如共同排练节目、共同制作东西、共同布置教室、评比活动让幼儿体验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为班级、小组争得了荣誉,为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自豪,愿意为集体服务,从而热爱集体这个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