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科研> 文章

变形记

发布时间:2017/4/5 12:55:18 作者:张卫敏 浏览量:1062次

 变形记

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是交往,幼儿的交往是他们社会化行为发展一个重要方面,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在进行交往时往往会避开情绪消极、反应慢、生性怯懦、胆小的人。

案例背景:

  妍妍小朋友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小姑娘,平时里她比较孤僻,虽然平时在班里话不是很多,有的时候你要她站起来回答问题,她也不理睬老师。但是她是个比较聪明的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她会很乐意与同伴交流。但是在在日常的生活中缺少爱心,不愿意为老师和同伴帮忙,相对而言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使看到眼前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也会默然走开。在平时与同伴和老师交流时,她会默默的不说话,就连一些最基本的礼貌用语她也说不出口,不是她不愿意说出来,只是她不愿与人交流,把自己关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这样的孩子,如果能全面发展,用自己的爱心来对待每个小朋友,与小朋友用心去交流,多与别人沟通,就会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就从最基本的礼貌用语开始,将是一名出色的孩子,针对她的这一情况,对她展开了礼貌用语的培养。

时间案例描述:

3月14日

今天早晨,孩子们都高兴的跑进班级,我在门口晨间接待,孩子们都高兴地看见老师,和老师打招呼,“老师,早上好”。这样的礼貌用语,在这些孩子的嘴里面是多么的轻松就说出来了的,不管他们是用心和老师交流,还是为了不让老师说他们没礼貌,就像完成任务一样,打招呼成了孩子见到老师必须说的话。可这句话在我班妍妍嘴里永远不会说出来的。大家都在向老师问早,老师也在一一回应孩子们的话,摸摸这个的头,拉拉那个的小手,用不同的方式在欢迎孩子们的到来。这时,妍妍慢慢地走进了班级,她满面高兴的准备上位坐下,我叫住了她。我说:“妍妍,早上好!”她没有回答我,还是慢慢地向前走着,我又说了:“妍妍,早上好!”可是她还是没有回应我,我说:“妍妍,老师向你打招呼,你为什么不理老师呀?”她还是不说话。我说:“你不理别人,那下次你和别人说话,别人也不理你,那你心里是什么滋味?”这时妍妍才开口说话,她说:“老师,我在家里也是这样的,我不喜欢说话。”我说:“你这样不与别人交流,你永远都没有朋友,这样小朋友也不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有什么事情你要说出来,这样大家才知道你有什么困难或者需要帮助的。”她只是点点头。但是还是不愿意和老师说:“老师,早上好!”

分析与反思  

通过上面的事件,我私下与其爷爷交流沟通过。由于爸爸妈妈还有奶奶都在外面打工,很少有时间回来陪妍妍,所以时间一长,他的这种行为也养成了。再一个就是她家里还有一个小弟弟,今年才两岁多,可能是家里人把所有的爱都放在弟弟的身上,对她可能是关心不够,就养成了她这种孤僻的性格,不喜欢和别人交流,打招呼。听爷爷说,妍妍有的时候就不喜欢穿女孩子的衣服,比如颜色鲜艳一点的,花多一点的,也不喜欢穿裙子,这也是她性格孤僻的一种原因。

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是交往,幼儿的交往是他们社会化行为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像妍妍这样的幼儿在各个幼儿园为数也不算少,他们由于某些客观的环境影响,使得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发展与同伴之间有差距,因此交往起来就有了一定的困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在进行交往时多倾向于那些有能力的人,而对那些反应慢、行动迟缓;生性怯懦、胆小,遇事无主张,只会随大流的人,会避开他们,不愿和他们呆在一起。因此,幼儿对人对事的态度,往往又是成人对人对事的态度的翻版。榜样来自教师、家长、同伴和他以常接触到的人。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尢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老师,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特别是本班老师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处处事事要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的作用。

    文明礼貌教育应是教师长期、不懈地引导与教育下,让幼儿养成的一种习惯。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会给幼儿积极情感的培养和促进其交往能力奠定基础。

 

版权所有@江宁区周岗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周岗社区 电话:(025)84615980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