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科研>科研> 文章

江宁区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个人课题”研究报告(8000字以内)

发布时间:2017/4/5 13:56:45 作者:徐小荣 浏览量:1387次

江宁区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个人课题”研究报告8000字以内)

立项编号

 

学科

幼儿教育

课题名称

在中、大班数学区域游戏活动中发挥幼儿主体性的研究

一、课题界定

关键词界定:

幼儿的主体性:是指在活动中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满足他们的需要,提供幼儿更多自己探索、发现的机会,从而使幼儿独立、主动、活泼地学习。

    区域活动: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活动。它是在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的环境中,由幼儿自己设定目标、规则、方法、在操作中学习,自主地完成整个活动。是对幼儿集体活动的一种补充和延伸。

    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游戏:玩耍,游乐嬉戏。

课题名称解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明确定位于:“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本文对如何有效地在中、大班数学区域活动游戏化、生活化中发挥幼儿主体性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理论价值: 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主要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游戏是幼儿对生长过程的一种适应,幼儿的所有学习主要是在游戏中发生完成的。幼儿游戏就是幼儿本身一种无强制的外在目的的、在假想情景中发展的一种假想成人实践活动。

    陈鹤琴先生说:“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从游戏中强健身体、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是儿童的良师。”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逻辑数理知识不是来源于事物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物体的操作和对其动作的内化。”

在动作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数学知识,才真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并且是最牢固的、不会被轻易遗忘的知识。在游戏中幼儿能够获得丰富的感性体验及自我发展的机会,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放手让幼儿自己亲身去做、去体验,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

实践意义: {一)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要求

根据《纲要》中幼儿数学教育目标:“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中、大班幼儿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他的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它能感受到一些感性的东西,但是还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所以,让幼儿数学学习生活化,教师应当注意提供一些生活中的素材来引导幼儿学习。

   (二)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的要求

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的要求是: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巧妙的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让幼儿的生活摆脱过多的“包袱”,并让幼儿从区域游戏活动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三)幼儿数学教育人文化的要求

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我们应重视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在游戏中进行幼儿的数学教育,将进一步促进数学课堂的人文化,有利于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的枯燥无味、沟通幼儿与教师、幼儿于幼儿之间的情感,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符合幼儿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数学区域游戏的总目标

1、幼儿在自由、宽松、的区域环境,在丰富、多样的区域游戏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选择活动内容来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动手操作获得有关事物的形状、数量及其各种关系等感性经验,形成初级的数学概念。

2、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与数学活动,同时养成会独立选择活动内容和具有正确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二)阶段目标

2013年9月—2014年6月:

1、在数学活动区,幼儿学习按物体的1-2个特征和量的差异进行分类、排序。

2、在数学活动区,通过游戏的操作,能将物体一一对应后进行量的饿比较,感知多、少、一样多,并能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或根据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自主选择活动区域,根据活动的需要拿取、摆放活动材料,做好简单的记录与讲述。差异进行正逆排序或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014年9月—2015年1月:

1、通过游戏,能学习按量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或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或通过幼儿之间相互的合作来寻找游戏的答案。

3、在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对游戏的掌握情况,自主的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的合作伙伴。

4、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能学习自己检查自己的操作结果,能清楚的讲述自己操作的结果和结论。

2014年2月—2015年6月:

1、在区域活动中,掌握10以内的单数、双数、相邻数,能对区域中创设的各种形象进行顺数与倒数。

2、根据区域中所创设的环境与内容,能够形象的感知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并能通过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3、幼儿能自己根据活动区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区域的活动要求和活动规则,并能在该活动区中自觉遵守。

4、在活动后提出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或者在活动中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获得答案。

 

 

 

 

 

 

 

 

 

 

 

 

 

 

 

 

版权所有@江宁区周岗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周岗社区 电话:(025)84615980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